詹姆斯·迪恩

 别名:詹姆斯·拜伦·迪恩 性别:男 地区:美国 身高:173CM 体重:60KG 星座:水瓶座 血型:A型 生日:1931-02-08 出生地区:未知

詹姆斯·迪恩个人简介

  詹姆斯·拜伦·迪恩(James Byron Dean,1931年2月8日-1955年9月30日),著名美国电影演员,他的主流形象较代表他所处年代青年的反叛和浪漫,这些被称为“垮掉的一代”青少年,尝试以各种反社会行为来表达不满。而詹姆斯·迪恩在1955年主演的电影《无因的反叛》《伊甸园之东》所演绎的颓废沉沦青年,正是他们的心声。他热爱跑车活动,1955年9月30日,在加利福尼亚Cholame市附近不幸发生车祸,他被卡在另外一部车内死亡。安迪·沃霍尔说:“即使他一生只拍一部电影,他依旧是五十年代最伟大的男明星。”他以反叛奏响了一个时代的序曲,当那个时代结束后,他仍然是屹立不倒的偶像。他和肯尼迪总统,梦露,猫王等被美国媒体选为“美国十大文化偶像”。

詹姆斯·迪恩早年经历

  1931年2月8日詹姆斯·迪恩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他父亲是一名牙医,母亲是一个农场主的女儿。6岁时迪恩一家迁往加利福尼亚的洛杉矶,在他9岁时母亲因患癌症去世,背负累累债务的父亲无力抚养他,他又回到印第安纳州的费尔蒙多由叔叔一家抚养长大。

  在当地一所中学上学时,詹姆斯就在篮球、辩论以及戏剧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毕业后,他回到加利福尼亚的父亲身边,进入一所两年制的社区大学圣摩尼塔学院的法律预备班。后来他转学至电影圣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读,主修戏剧专业,之后他加入了炙手可热的詹姆斯·维特摩尔表演工作室。不久,培训便初见成效,迪恩开始在舞台剧和电影中出演一些小角色。在这些成功的鼓舞下,迪恩接受了詹姆斯·维特摩尔的建议,放弃了法学预科课程的学习,带着成为专业演员的梦想而前往纽约。

  在纽约这段日子对于迪恩来说,格外难熬。他干过收银员、售票员、服务生等各种工作,但仍然连续几天吃不上饭。他把钱都花在电影院里,躲在银幕世界中寻求庇护,在工作之余,迪恩还在很多家剧院打工,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他通过层层筛选,进入了梦想中的演员工作室。

  1952年2月,当时在纽约的迪恩在一封家书中写道:“我正在大步前进,旁观了几个月之后,我自豪地宣布,我是演员工作室(一个曾培养出很多知名演员的戏剧培训学校)的一员了,这是最棒的戏剧学校!马龙·白兰度、茱莉·哈里斯、阿瑟·肯尼迪和米德瑞德·唐诺克都是从这里毕业的。很少有人能进入这里学习,而这儿还是完全免费的。这是每一个演员梦寐以求的地方,我是这里最年轻的成员之一。如果能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就没有什么能阻止我前进,总有一天我会对这个世界做出点儿什么!”很显然,迪恩对自己的事业现状显得非常兴奋。

  1952年的迪恩还只是一个勤奋工作的普通演员,通过舞台和电视节目而逐渐小有名气。当他获得百老汇话剧《看见美洲豹》(SeetheJaguar)中的一个角色时,他已经在很多电视节目中露过面了,同时参加该剧演出的还有当时已获得两次奥斯卡提名的前辈影星阿瑟·肯尼迪。影片中他扮演一个被关在冰库中长达10年的年轻人,这个经历无疑使迪恩学会了忍耐,这也是他日后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品质。迪恩也出现在很多的电视剧集里,比如《Kraft Television Theatre》,《Robert Montgomery Presents》,《Dange》r和《General Electric Theater》。在《General Electric Theater》电视剧场系列里还和当时还是演员的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合作,在这部系列电视剧里的一集《我是傻瓜》(I'm a Fool)首次和娜塔莉·伍德合作。

  1954年他在百老汇戏剧《背德者》(The Immoralist)(改编自安德烈·纪德(AndréGide)的同名小说《背德者》,与路易斯·乔丹合演)中扮演一个阿拉伯敲诈犯改变了他的命运。迪恩因此获得了1954年DanielBlum最佳新人奖。导演伊利亚·卡赞看过他的表演后邀请他在影片《伊甸园之东》中试镜。卡赞正准备在好莱坞的华纳兄弟公司制作并导演这部由约翰·史坦贝克(John Steinbeck)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改编成的影片。最后迪恩赢得了在这部主流影片中扮演主角的机会。

詹姆斯·迪恩演艺历程

  《伊甸园之东》

  迪恩在《伊甸园之东》中饰演了一位既聪明伶俐,又多愁善感的叛逆青年卡尔,表演非常成功,他把他的个人魅力与这个角色魅力水乳交融地合在了一起,他既象个男孩,又是男人;他既温柔暴烈,又纤细顽强;他既骄横跋扈,又软弱无力。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性感模式,总是带着几分邪气、危险的眼神挑逗着镜头。迪恩在台前幕后保持了惊人的一致,伊利亚·卡赞在他传记中回忆迪恩说,他曾想在自己的住所旁给迪恩盖间房子,这样他就能了解迪恩在夜里都干些什么。当时美国人熬过了大萧条和二战,迎来了难以想象的物质过剩。美国国内笼罩在一片宁和、富足、单调的氛围中。好日子过够了总会腻味。这时,好莱坞有一小群先锋制作人和导演,希望打破风平浪静的一池乏味春水,展现社会生活中更为深刻的一面。他们在电影中尽量真实地反映出社会各阶层的心态,所以《伊甸园之东》获得成功将是必然。

  1955年4月《伊甸园之东》在全美首次公映,果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而迪恩那叛逆的形象也深深的刻在了影迷们的心中,一时之间无数的鲜花和喝彩接踵的向迪恩扑来,他扮演的与兄弟争夺父爱的任性的卡尔形象确立了迪恩在好莱坞银幕内外的巨星地位,使他一跃成为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

  迪恩在《伊甸园之东》在因为父亲拒绝他的钱的高潮戏里,迪恩现场临时发挥,逼迫扮演父亲的雷蒙·梅赛做出逼真的激动反应,这被后人传颂为“方法派”演技的经典案例。

  《伊甸园之东》是迪恩生前拍摄的电影里唯一公映的影片,后来他凭借此片里的精彩表现提名第2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演员奖,也是第一位死后得到奥斯卡影帝提名的男演员。

  《无因的反抗》

  《伊甸园之东》完成后迪恩并没有扎根在好莱坞,而是转向纽约发展,在那里他的发展依旧从电视开始。他买了他的第一辆跑车,并参加了PalmSprings公路赛。不久他就得到另一个电影角色—在《无因的反抗》中扮演叛逆青年Jim,这无疑巩固了他在美国年轻人中刚刚萌芽的偶像地位。迪恩轻而易举的表现了Jim企图在一座新的城市中树立权威,并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一个桀骜不驯的少年形象,这奠定了他在影坛不可替代的位置。毫无疑问,这是他所塑造的三个角色中最深入人心的一个。1955年2月《伊甸园之东》还没有公映之前就投入了导演尼古拉斯·雷《无因的反抗》的拍摄,迪恩在里面饰演一位缺少“父亲”的青年Jim,他叛逆,无助,难以与人相处,对于父亲的懦弱失望到极点。后来他结识了同样缺少“父亲”的女孩Judy(纳塔丽·伍德(Natalie Wood)饰演),小男孩Plato(萨尔·米涅奥(Sal Mineo)饰演,后他在西区故事中的出色演出使他成为一代偶像。)……顺带一提,巧合的是这三位演员最后都不得善终,SalMineo七十年代被人刺死,纳塔丽·伍德八十年代溺水身亡,全部死于非命,实在令人扼腕。1955年5月,影片完成。

  迪恩意外去世不久后上映,获得了巨大利润。这部电影最终被AFI评选为百部最伟大的美国电影的第59位,并获得第29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编剧3项提名;第1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电影和最佳男演员2项提名。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因为成本预算决定了此片只能用黑白胶片摄影,当制作公司在看到《伊甸园之东》取得非常好的票房佳绩后,此片原有的黑白胶片被毁掉而重新改用彩色胶片拍摄。

  伊利亚·卡赞看完影片时曾说,“每个少年都会经历这样的十七岁:讨厌自己的父亲,憎恨权威,和规则势不两立……从古至今皆如此,迪恩只是一直没有走完这段心理历程而已。”也有些人还指责迪恩,说他塑造的人物把一切堕落责任归于他人,总是指责别人不了解自己,影响了60年代的一代格外自私,不为他人着想。不管怎么说,迪恩在影片中那身着红色皮夹克,蓝色牛仔裤的浪子形象迷倒了无数人。好莱坞的一家服装店接到千余张订单,要求定购迪恩在《无因的反抗》中穿着的红上衣。而该片的外景地葛莉菲斯公园一夜间成了旅游名胜。崇拜者们排成长龙,希望在剧中迪恩坐过的椅子上坐上一坐。

  《巨人传》

  1955年5月,迪恩在拍摄完《无因的反抗》后参加了Bakersfield车赛,而结束了另一项在圣巴巴拉举行的摩托车比赛后,他在德克萨斯州开始他另一部电影《巨人》的拍摄,导演GeorgeStevens。影片中,迪恩扮演一个因为发现了原油而一夜暴富的农场主。与他同片演出的有伊丽莎白·泰勒、洛克·赫德森和丹尼斯·霍柏。这也许是迪恩一生中塑造的最成熟的角色。该角色的年龄跨度从19岁到46岁,从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到一个满心悔恨的中年男人,这给了迪恩一个全面展示他表演才能的机会。

  在《巨人》的拍摄期间,迪恩非常辛苦的工作,他的眼睛从不离开乔治·史蒂文斯或摄影机。影片完成后他对他的经济人迪克·克莱顿说:“我觉得我当导演会比当演员更好。”

  不仅仅是观众,迪恩同样影响了那些和他一起工作的人们。他在《巨人》中的搭档丹尼斯·霍珀表达了对迪恩的钦佩。“我从没见过像詹姆斯·迪恩那样工作专注和富于想象力的演员。他去世后的几年,我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失去了方向。他本该执导大片,他本该参与演出,他本该成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是我知道的最伟大的演员。”

  美国女影星莎朗·斯通认为迪恩在《巨人》中意外发现原油的那段表演是不可思议的。

  在迪恩去世后,凭借在《巨人》中的出色表演,他再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这使得他成为唯一一个死后获得两项奥斯卡提名的男演员,并且全部都是最佳男主角提名。

  英年早逝

  詹姆斯·迪恩1955年驾驶自己的名牌跑车兜风时死于车祸。他那辆被撞毁的跑车后来被拖到了一个修理厂里,在拆卸过程中,用千斤顶支撑的车突然坠地,砸断了一名修理工的腿。该车发动机后来被卖给了一名医生,他将发动机安装在了自己的赛车上,这名医生后来开着赛车比赛时死于车祸,另一名购买了迪恩报废汽车方向轴的赛车手,也死于车祸。迪恩汽车的外壳被人用来展览,然而展厅却突发火灾。还有一次,它从展台上跌落,砸碎了一游客的臀骨。

詹姆斯·迪恩获奖记录

  1955年夏末,在《新电影年鉴》中一篇名为《华纳兄弟新星》的专访中,迪恩告诉读者,“在纽约我常让女友坐在摩托车的后座上带她们去兜风,现在好莱坞我有几辆外国车,我也很愿意和朋友们一起出去兜风。”随后,在《巨人》拍摄的最后几周里,迪恩还抽时间拍摄了一部公益广告,意在告诉像他一样的年轻人在公路上驾车要注意安全。在一个公益节目中,迪恩曾告诫年轻人:“小心驾驶,你挽救的生命也许就是我的。”这些话似乎预示着几个月后将要发生的那件事。1955年9月30日,在参加《巨人》的拍摄期间,导演和制片人不允许他在拍摄期间赛车,以免发生受伤,迪恩也克制住了自己,等《巨人》即将封镜的时候,迪恩立刻驾驶着爱车保时捷前往加利福尼亚去参加一个重要的车赛。途中还因超速收到了高速公路巡警的罚单,而两小时后在加利福尼亚中心城市乔莱姆,他的车迎面撞上了一辆福特车,驾驶该车的是一名叫唐纳德·特纳普西德的大学生。车祸发生后特纳普西德毫发未伤,迪恩却当场死亡,年仅24岁。

  迪恩在短暂的电影生涯中,只主演了三部电影,而且这三部电影都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完成的。但这足以使他的名字无论在电影界还是在影迷中都流芳百世。他的两部影片《无因的反抗》和《巨人》在他去世后获得了两项学院奖,奥斯卡在他去世后还给他第29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迪恩是唯一受到如此待遇的演员。如果迪恩还活着,他也许会干出一番更大的事业。丹尼斯·霍珀曾披露,迪恩曾计划将其事业转变一个方向,“他准备尝试当导演,他不想再当演员了,不想受人摆布,他想执导一部关于影星的电影,名为《演员》,可惜他还没做就去世了。也就是说,即使他还活着,也不会再出现在银幕上了。”虽然迪恩准备放弃表演而走向幕后,他仍被期许出演最后一个角色— 《浪子回头》中的洛基·卡斯安诺。迪恩的死成就了保罗·纽曼,他替代迪恩出演了该片,从而改变了电影的历史,而这一切也许本该由迪恩来完成。

  无论迪恩曾怎样计划未来,他都一定没想到自己在50年后还会得到今天的殊荣——全世界的影迷为他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纪念他,安迪·沃霍尔曾盛赞他为20世纪50年代最伟大的影星,他确实当之无愧。

詹姆斯·迪恩感情生活

  三任女友

  在纽约学习表演期间,迪恩曾经和纽约的一个舞蹈演员莉斯谢里丹(Liz Sheridan)发展过,后来Liz在自传《迪齐和吉米:我与詹姆斯迪恩的生活,一个爱情故事Dizzy & Jimmy: My Life with James Dean: A Love Story》中讲述了这段缘分。

  在出演舞台剧《背德者》和之后返回加州洛杉矶拍摄《伊甸园之东》期间,迪恩和芭芭拉 格伦Barbara Glenn爱的火热。两人曾经一起去海滩嬉戏,迪恩与芭芭拉的三封情书在2011年伦敦高级拍卖,三封情书分别写于1954年1月10日,5月7日和5月19日。芭芭拉后来嫁给了马克·戈(Mark Gordon).

  迪恩最广为人知的爱情是与意大利女演员皮埃尔·安吉丽Pier Angeli。当时迪恩在为华纳公司拍摄《伊甸园之东》,而皮埃尔也在华纳制片厂与保罗·纽曼拍摄古装电影《圣杯》( The Silver Chalice)。两人彼此爱恋,憧憬着未来,经常去加利福尼亚的海滩游玩,互相引为知己,谈论各自的生活和电影,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分开重聚。在伊甸园之东导演卡赞的自传里也描述迪恩和皮埃尔在片场打的火热,甚至听得到两人在迪恩的化妆间做爱的声音。但这对情投意合的年轻人却触犯了好莱坞的戒律,皮埃·安吉丽的母亲以及那些制片人破坏了他们正在燃烧的爱情。1954年10月,迪恩暂时离开加州去纽约时,皮埃尔的母亲精心策划将她许配给歌唱家维克·达蒙(Vic Damone)。皮埃尔与维克·达蒙与1958年离婚,1962年皮埃尔嫁给了Armando Trovaioli,这段婚姻只维持了7年。1971年,皮埃尔因过量服用巴比妥酸盐身亡,时年39岁。死前接受采访透露迪恩是她唯一爱过的男人。在詹姆斯·弗朗科主演的2001版电视电影《詹姆斯·迪恩》里有详细描述这段关系。

  迪恩与泰勒

  在拍摄《巨人》时,泰勒已是好莱坞万众瞩目的女皇,相比之下,迪恩只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影片刚开拍时,她嫉妒迪恩无法掩盖的光彩抢尽了她的风头,抱怨迪恩为了施展他的方法派表演常常擅自中断排练,觉得这个野小子冷酷粗鲁,极其自私。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多少改变了她的消极看法。事实上,迪恩为自己能与泰勒演对手戏感到异常紧张,他几乎完全无法松弛下来进入状态。他们排演了一遍又一遍,但迪恩还是表情僵硬。突然,他停了下来,走出几步,在众目睽睽之下拉开裤子撒尿。没人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当人们目瞪口呆时,他若无其事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平静地说:“好了,开拍吧!”这一次他们顺利通过了。

  据迪恩后来解释,当时他实在太紧张以至于难以释放潜意识中的能量。就在那一刻他认为自己如果能做出那样的举动,也有勇气在摄影机前完成任何表演。而正是这种不可思议的卤莽行为勾起了泰勒的好奇心,她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这个异端分子。

  随着拍摄的进行,泰勒和迪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们吃晚饭时会坐在一起,甚至在晚上神秘地消失。泰勒还送了一只小猫给迪恩。后来她承认两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友谊。他们曾经聊天到半夜,听迪恩讲述他的过去,他的母亲。但是第二天,迪恩又会变得非常冷淡,甚至有意躲避——他害怕暴露自己。这让泰勒感到不可理喻。

  无论如何,在听到迪恩死讯的那一天,泰勒确实崩溃了,不停地哭泣。几天后,她因发烧和失声被送进医院,却没有一位医生能诊断出她的病症。

詹姆斯·迪恩人物评价

  1931年2月8日詹姆斯·迪恩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他父亲是一名牙医,母亲是一个农场主的女儿。6岁时迪恩一家迁往加利福尼亚的洛杉矶,在他9岁时母亲因患癌症去世,背负累累债务的父亲无力抚养他,他又回到印第安纳州的费尔蒙多由叔叔一家抚养长大。

  在当地一所中学上学时,詹姆斯就在篮球、辩论以及戏剧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毕业后,他回到加利福尼亚的父亲身边,进入一所两年制的社区大学圣摩尼塔学院的法律预备班。后来他转学至电影圣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读,主修戏剧专业,之后他加入了炙手可热的詹姆斯·维特摩尔表演工作室。不久,培训便初见成效,迪恩开始在舞台剧和电影中出演一些小角色。在这些成功的鼓舞下,迪恩接受了詹姆斯·维特摩尔的建议,放弃了法学预科课程的学习,带着成为专业演员的梦想而前往纽约。

  在纽约这段日子对于迪恩来说,格外难熬。他干过收银员、售票员、服务生等各种工作,但仍然连续几天吃不上饭。他把钱都花在电影院里,躲在银幕世界中寻求庇护,在工作之余,迪恩还在很多家剧院打工,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他通过层层筛选,进入了梦想中的演员工作室。

  1952年2月,当时在纽约的迪恩在一封家书中写道:“我正在大步前进,旁观了几个月之后,我自豪地宣布,我是演员工作室(一个曾培养出很多知名演员的戏剧培训学校)的一员了,这是最棒的戏剧学校!马龙·白兰度、茱莉·哈里斯、阿瑟·肯尼迪和米德瑞德·唐诺克都是从这里毕业的。很少有人能进入这里学习,而这儿还是完全免费的。这是每一个演员梦寐以求的地方,我是这里最年轻的成员之一。如果能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就没有什么能阻止我前进,总有一天我会对这个世界做出点儿什么!”很显然,迪恩对自己的事业现状显得非常兴奋。

  1952年的迪恩还只是一个勤奋工作的普通演员,通过舞台和电视节目而逐渐小有名气。当他获得百老汇话剧《看见美洲豹》(SeetheJaguar)中的一个角色时,他已经在很多电视节目中露过面了,同时参加该剧演出的还有当时已获得两次奥斯卡提名的前辈影星阿瑟·肯尼迪。影片中他扮演一个被关在冰库中长达10年的年轻人,这个经历无疑使迪恩学会了忍耐,这也是他日后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品质。迪恩也出现在很多的电视剧集里,比如《Kraft Television Theatre》,《Robert Montgomery Presents》,《Dange》r和《General Electric Theater》。在《General Electric Theater》电视剧场系列里还和当时还是演员的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合作,在这部系列电视剧里的一集《我是傻瓜》(I'm a Fool)首次和娜塔莉·伍德合作。

  1954年他在百老汇戏剧《背德者》(The Immoralist)(改编自安德烈·纪德(AndréGide)的同名小说《背德者》,与路易斯·乔丹合演)中扮演一个阿拉伯敲诈犯改变了他的命运。迪恩因此获得了1954年DanielBlum最佳新人奖。导演伊利亚·卡赞看过他的表演后邀请他在影片《伊甸园之东》中试镜。卡赞正准备在好莱坞的华纳兄弟公司制作并导演这部由约翰·史坦贝克(John Steinbeck)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改编成的影片。最后迪恩赢得了在这部主流影片中扮演主角的机会。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

Copyright © 2024 电影/剧集/综艺/动漫/体育 | 外谍网 (waidie.com)(www.waidi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