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敬

 别名:不详 性别:女 地区:中国 身高:162CM 体重:46KG 星座:处女座 血型:A型 生日:1969-09-10 出生地区:未知

艾敬个人简介

  艾敬,辽宁沈阳人,著名艺术家,词曲作家,创作歌手,曾经创作出版发行五张个人演唱专辑,以及其他EP单曲。艾敬在九十年代初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风靡亚洲,被誉为中国最具才华的民谣女诗人,曾创下华语歌手海外销售记录,并成功在日本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举办演唱会。2004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艾在旅途》随笔散文集,充分展示了艾敬的文学才华,并曾经作为专栏作家在日本以及国内知名杂志撰写专栏。艾敬于1999年开始画画,师从当代艺术家张晓刚,后移居纽约学习当代艺术。2007年正式以艺术家身份参加艺术展。2008年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首次个人艺术展“ALL ABOUT LOVE”,2009年10月在纽约举办个展“AI WANT TO LOVE”,2010年5月参加中国(当代)文献展“改造历史”主题展,其装置作品《生命之树》引起多方关注。2011年9月法国艺术收藏机构DSL Collection收藏了艾敬的《LOVE》系列绘画作品。2012年11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个展“I LOVE AI 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以来首位举办个展的当代艺术家。2013年6月艾敬雕塑作品《海浪》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14年5月,“LOVE AIJING:艾敬的爱”巡展上海中华艺术宫,也是该馆成立以来首位举办个展的当代艺术家。

艾敬早年经历

  初中毕业之后的艾敬直接进了艺校,从沈阳来到北京,去了广州,又回到北京———这些大的转折发生在一个普通少女的14岁到18岁期间,她却觉得顺理成章。艾敬从小就对自己的未来有很清晰的规划。从小她就在家门口唱歌,唱《刘三姐》、《洪湖水浪打浪》、《江姐》。而艾敬的姨又是唱歌剧的,因此,她后来又学了评剧,以至于从来没有想过任何“唱歌”以外的职业。

艾敬演艺历程

  1969年

  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71年

  儿时与外婆很亲近,幼时依偎着外婆,23 年后为外婆写了首歌《外婆这样的女人》

  1978年

  9 岁的艾敬在上小学时已经开始代表学校参加歌唱比赛、

  1980年

  艾敬在少年宫学习唱歌和钢琴

  1983年

  父亲是艾敬的音乐启蒙老师,一把二胡带着艾敬走入音乐殿堂

  1985年

  16 岁考进沈阳艺术学校声乐系并登上舞台随沈阳歌舞团巡回演出。

  17 岁来到北京,考入北京东方歌舞团,并录制了当年曾创下 600 多万盒卡带销量的音乐专辑《大趋势》

  艾敬演唱的其中一首《沈阳啊,我的故乡》红遍大江南北。

  1988-1989年

  在广州开始职业歌手生涯,期间翻唱大量港台流行音乐,发行大量卡带,但总觉得没有自己原创的作品,将艾敬改为艾静。

  1989年

  因为“长得像山口百惠,笑起来像栗原小卷”主演了电视连续剧《情魔》

  1990年

  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主演第一部电影是汤臣电影公司出品的《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3 年后影片在国际获奖,艾敬因此登上《大众电影》的封面。

  1992年

  签约香港大地唱片公司,发表第一张个人专辑《我的 1997》。

  专辑汇聚黄晓茂、王迪、刘效松、三儿、王勇、何勇、陈劲、三宝等中国原创乐坛的精英。

  1993 年

  年初推出后,1 个月销量已达到 4 白金(20 万)。

  将“艾静”改回本名“艾敬”。

  获哈萨克斯坦“亚洲之声音乐节”市长奖。10 月,代表中国大陆参加香港“湾仔国际流行音乐节”《流浪的燕子》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兰杯 MTV 大赛”中获金奖及最佳创作奖。

  12 月MV 由著名摄影师、导演顾长卫操刀,艾敬在 MV 中的造型也十分独特。

  1994年

  推出第二张专辑《艳粉街的故事》专辑请到了台湾著名音乐人陈升制作歌曲《艳粉街的故事》《外婆这样的女人》,从澳洲请到国际知名乐队 INXS 的鼓手 Jon Farris 制作了《情陷 89》《三套车》《Love inMy Dream》3 首歌曲。

  1 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个人演唱会。

  3 月,参加日本富士电视台的“ASIAN BEAT”演唱会。7 月,参加大阪“MEET THE WOELD BEAT ’参加东京“加藤登纪子演唱会”中文版。此前,加藤翻唱了《我与日本著名民谣女音乐家加藤登纪子女士录制《河在流的 1997》日文版。

  8 月,在东京武道馆和名古屋城堡公园参加“CLUB ASIA”演唱会与新加坡的“DICKLEE”和日本著名乐队“THE BOOM”同台演出。

  10 月至 11 月,参加京都、东京“亚洲音乐节”。

  1995年

  1 月,在香港演唱《我的 1997》,与小泽征尔在香港一起录制 NHK 的卫星传送节目。此后一年应小泽征尔的邀请,参加了他的《地球交响乐》音乐会,艾敬个人在日本的音乐发展达到一个顶峰。4 月,在东京“Nissin Power Station”举行两场个人演唱会(NHK 节目“ASIA LIVE”卫星联播《Love in My Dream》,WOW WOW 电视台于 6 月 9 日播出演唱会实况);第二张专辑《艳粉街的故事》在日本全面发行。

  8 月,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同时发行《艳粉街的故事》专辑;发行杜可风拍摄的摄影集《接近艾敬》;参加沈阳“中日青年和平友好万里行”赈灾义演。“中国摇滚教父”崔健在东京的武道馆等地成功举办‘95 亚洲音乐节”“(“CLUB9 月,与ASIA‘95”)。

  1996年

  签约日本 SONY 唱片公司,推出第三张专辑《追月》。由日本著名制作人佐藤刚和艾敬联合制作,艾敬创作了专辑中几乎所有的歌曲在香港“MIDEM ASIA 唱片博览会”上举行小型个唱。

  5 月,参加台湾“邓丽君怀念演唱会”;9 月,参加东京“ASIA LIVE”演出。

  12 月,在上海“L.A.Cafe”举行“轩尼诗 V.S.O.P. 艾敬唱出界”两场小型演唱会。

  1997年

  7 月,因《我的 1997》而成名,终于在 1997 与家人一起在香港见证香港回归祖国。

  8 月,在东京(Spiral Hall)参加“Sony Music Showcase”

  9 月,参加纽约林肯中心(Avery Fisher Hall)的“CMJ Music Festival”演出;参加上海电视台与大阪 NHK 电视台合作 10 周年纪念演出。

  1998年

  在洛杉矶 CBS 录音棚完成了第四张专辑《Made in China》的录制,该专辑由艾敬与台湾“民谣教父”李寿全联合制作。年底,专辑《Made in China》在日本及亚洲个别地区发行。

  1999年

  6 月,与日本 SONY 唱片公司的合约期满,以自由身份开始寻找新的艺术灵感,主演香港电影《等候董建华发落》

  1999-2000年

  在张晓刚画室开始学习绘画2000年

  在日本举办了小型巡演,路线包括东京、名古屋和大阪

  2000-2001年

  艾敬拍摄了《I Love Panda》影像作品,在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日本的涩谷、中国香港的天星码头、中国北京的长城人们面对镜头用同一个语言说同一句话:“I LovePand ! ”这个关于保护熊猫的故事,是艾敬呼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理念之作。

  2002年

  8 月,成立艾敬音乐工作室。12 月,与伦敦乐手在 RAK 录音棚,录制第五张专辑《是不是梦》。这张专辑由艾敬工作室独立完成。2003年

  推出第五张专辑《是不是梦》。

  2 月,参加第三届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获得最佳原创单曲提名。

  3 月,在法国兰斯出席第十六届兰斯国际电视电影节,主演的《黑白》获得评审团特别奖。

  5 月,“非典”时期,艾敬特别创作了《你是我的天使》这首公益歌曲,倡导将注意力从都市生活转向大自然,寻找生命的意义。

  2004年

  9 月,出版第一本集散文、诗歌、绘画、写真为一体的作品集《艾在旅途》。

  2004-2006年

  艾敬开始在纽约过上艺术家的生活,在当地的画廊及美术馆欣赏艺术品,生活以绘画和煮饭为主。关于 Love 系列的作品在这期间酝酿,并逐步完成。

  2007年

  在纽约生活期间,艾敬应邀为香港明报集团的《明》撰写专栏“艾敬的旅途”。艾敬用文字的方式继续和我们保持着联系,诉说她平静的生活和不平静的旅途。

  4 月,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艾敬和宁浩合作,打造全新版的《我的 1997 和2007》

  12 月,举办深圳艺术方位艺术展联展“预感”

  2008年

  5 月,录制新歌《我的 2008》,并加入《我的 1997 和 2007》推出 EP。

  11 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艺术个展“ALL ABOUT LOVE”

  2009年

  举办纽约个展“AI WANT TO LOVE”

  举办纽约大型综合联展“THE DROP”

  在宋庄杰森画廊“落花时节又逢君”当代艺术邀请展联展

  在上海华氏画廊艺术个展“LOVE IN SHANGHAI 2009”

  在迈阿密纽约时代广场举办 “迈阿密艺术博览会”

  2010年

  5 月,中国(当代)文献展“改造历史”于国家会议中心 “转折——当代艺术家联展” 于温州

  2011年

  6 月,艾敬录制新作《问题和答案》,由中唱公司深圳分公司出版限量单曲

  9月 ,法国艺术收藏机构DSL Collection收藏了艾敬的绘画作品。

  2012年

  1 月,再推单曲《爱人》,率摄制组赴日本歌曲创作地宇都宫拍摄 MV。

  1 月,艾敬被中国外交学院聘请为兼职教授。

  11月,“I LOVE 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

  2013年

  6月 艾敬雕塑作品“海浪”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014年

  “LOVE AIJING:艾敬的爱” 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巡展。

  8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艾敬文字类图书《挣扎》

艾敬获奖记录

  1993 年1 月获哈萨克斯坦“亚洲之声音乐节”市长奖。10 月,代表中国大陆参加香港“湾仔国际流行音乐节”《流浪的燕子》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兰杯 MTV 大赛”中获金奖及最佳创作奖。

  2003年2 月,参加第三届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获得最佳原创单曲提名。3 月,在法国兰斯出席第十六届兰斯国际电视电影节,主演的《黑白》获得评审团特别奖。

艾敬人物评价

  金兆钧(乐评人):她有一颗朴实的心

  我很少参加歌手的新专辑发布会,可是艾敬的发布会,我一定要来!

  我每天都要收到各种唱片,要听几张以上的唱片,这几天,一直在听这张《艾在旅途》,觉得真是不错。现在的歌坛,早已不是艾敬刚出道时那个歌坛了,选秀节目那么多,大环境变了,歌手出来的方式也和当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歌坛是个人来人往的地方,歌坛的创作歌手也不少。可是像艾敬这样名也不在乎,利也不在意,只在意音乐的,在意自己的生命感觉、音乐感受的创作歌手,实在太少了!她完全从自己的个人角度出发,这么多年来,还在坚持自己的音乐,我很感动。

  专辑中有一首歌,《东京餐馆的China Girl》,我觉得特别好听,是很有水准的创作。民谣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于,在都市这样的环境中,依然能用朴实的心去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坚持理想,坚持最初热爱的东西。民谣需要一颗朴实的心,艾敬做到了。

  赤潮(乐评/巨鲸音乐网音乐内容创意组主管):

  艾敬一直属于先行者,即使是早期拥有流行金曲的专辑,它们在题材上的丰富和视野上的宽广都是后来的女性歌手们所缺少的。与如今大名鼎鼎的独立女声像陈珊妮、陈绮贞、曹方、张悬等相比,艾敬无疑来得更社会更人文,属于承继了老派流行音乐“乐以载道”精神的一拨,不仅有个人的寻求、抒发,更有对外界的关注与描述,她的音乐历程也是随着时代而前进的,是超越了以个人情调为主的现今独立女声的内涵与意义的。而且可贵的是,作为大陆的创作歌手,一直都保持着非常优秀的创作能力,很多作品都是词曲皆佳,有着悦耳甚至是温柔和体贴的声音与美,力道也深厚。即使讲述个人的小情感,像《Sweet Summer Day》这样的Ballad作品,也丝毫不输于后辈(可惜的是未能收录进去)。

  反评:1、还有太多的好歌没有能收进来;2、星外星作为发行公司,在对这张唱片的包装制作上未够相等的级别;3、五色封面有抢钱的嫌疑;4、经典之作《外婆这样的女人》不是完整版,少了后面的儿歌哼唱,减色不少。

  尹亮(乐评/音乐周刊记者):

  艾敬是国内女歌手里最元老、最纯粹、最独立的一个。在“知女”歌手被膜拜和推崇的今天,艾敬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知女”歌手的元老。不过,用“知女”或者“民谣”来概括艾敬都是不够全面的,因为艾敬在坚守音乐信仰的同时,已经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从中国流行音乐的觉醒到今天畸形的多元化时代,艾敬就像一个坐标,代表了女性文化及流行音乐在时代里坚守的姿态和变迁的足迹。这张精选在今天也只适合认识和熟悉艾敬以及阅读和陪伴着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脚步的听者。从《艳粉街的故事》、《我的1997》……《MADE IN CHINA》、《东京餐馆里的CHINA GIRL》……到《是不是梦》、《纽约纽约》一系列歌曲里,找回的不止是对艾敬的记忆和敬意,重要的是,它还可以为那些尚存理想和良心的音乐人提供一个反省的理由和证据。

  反评:时隔上张《是不是梦》专辑三年,艾敬推出这张精选,既及时又不合时宜。说及时是因为艾敬已经快走到被遗忘的边缘,说不合时宜是因为还有多少人会为音乐去重拾艾敬,真是个疑问。要知道,这不是一个用音乐表达理想和责任感的时代,虽然更想听到的是艾敬的新作品,但现在这样要求未免有些苛刻,但愿这张精选能唤回一些喜欢她的人吧。

  郭志凯(乐评人/ 中国互动媒体集团市场部经理):

  “城市民谣女诗人”是乐迷送给她的礼物。唱片在时间的跨度有些大,音乐风格太多样化,很难让人说出那个时期的作品比较优秀。受国际化音乐影响较大,这也是她音乐上的一个共性,艾敬在十余年的时间里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音乐,这在内地乐坛上尚不多见,但从这一点来看,非常值得国内的歌手学习。被超女、网络歌手以及口水歌洗脑的乐迷很难领悟到艾敬音乐本身的寓意。当年嘻嘻哈哈演唱者《我的1997年》的那个女孩离他们的生活太过遥远,甚至可以说根本不曾记得艾敬是谁!这是歌坛的一种悲哀,很可惜这中间谁都没有错。

  反评:艾敬的演唱水准日趋完美,和以前唱片中的表现比较而言好了很多,但闭门造车式的音乐表现形式是这么多年制约她的一个瓶颈,市场方面的反馈就是向她提了一个醒。

  郭小寒(北京青年周刊记者):

  艾敬一直是中国最有人文气质的城市民谣歌手,在她这近10年的人生旅行中,留下了很多真实而美好的生活印记,喜欢放低音量听着她的歌儿写点字看点书,那是一种温和浪漫的感觉。很高兴终于能把所有她的好歌集中在一张唱片里了,这张精选确实选得很精,她的歌永远不过时也永远不被大多数人认可,但总能感动那些灵魂一直在旅行的人们。艾敬在自己的旅途上越走越远,但留给了我们最真实的怀念。

  反评:只能说封套真的很缺。

  王硕(乐评人):

  虽然艾敬把这张《艾在旅途》当作了精选集来发表,但对国内大多数听众来说,这更像是一张捎带着几首老歌的全新专辑。除了《我的1997》和《艳粉街的故事》之外,大部分歌曲都是我们未曾听过但却偶然听说过的。对于一个出过5张专辑并且不甘一辈子只靠一首歌赚演出费的人来说,面对这种状况确实有些尴尬。不过对于这张精选,倒是个好事儿,最起码不会让那些消费者因为听过的歌太多而在掏钱时犹豫不决。其实许多人的精选都在于怀念,但艾敬的精选对大多数内地消费者而言,则是一个全新的认识过程。艾敬接受采访的时候经常说,国内听众提起她的时候只知道《我的1997》,所以通过这张严格按照出版时间排序能让人听出这些年她心态上的变化和音乐上愈加追求旋律和制作上逐渐精良的趋势。

  冯涛(乐评):

  听这张精选集是一次温暖得回忆,高中时代曾经等在收音机旁收听她的歌,并且录下来随身听。到现在成长了,她已经融化在记忆里,再听是温暖的,同时也是平淡的,就像过去的岁月。

  反评:既然已经退出,又何必再回来。明知道今时不同于往日,那个知性年代已经过去,听这张《艾在旅途》,个人感情因素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没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是不适合也绝对听不出感觉的。而且对即将出嫁的艾敬来说,这次回归更像是对自己一段人生的总结性发言,跟音乐的关系不大。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

Copyright © 2024 电影/剧集/综艺/动漫/体育 | 外谍网 (waidie.com)(www.waidi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顶部